智慧型時代,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方式也從面對面轉移到通訊軟體上。但您曾經好奇過,自己在孩子的手機裡,被備註成什麼名字嗎?一位媽媽近日在網路分享令人哭笑不得的親身經歷,她無意間發現兒子的通訊錄裡有個令人擔憂的聯絡人「甩不掉的女人」,擔心兒子遇到感情糾紛的她試著撥打這個號碼,沒想到結果讓她當場愣住——因為響起的是她自己的手機。
「當下真的不知道該生氣還是該笑。」這位不願具名的媽媽接受訪問時表示,當時看到這個聯絡人名稱,腦中瞬間浮現各種社會新聞標題,擔心兒子是不是惹上什麼麻煩,或是遇到難纏的感情對象。「怎麼都沒想到,那個『甩不掉的女人』竟然就是我本人!」
這篇貼文立即引發網友共鳴,短短一天內就獲得超過上萬則留言分享。
許多為人父母者紛紛曬出自己在子女手機中的「特殊備註」,各種創意稱呼讓人看得哭笑不得。
「我女兒把我存成『ATM』,剛開始有點傷心,後來想想還真的沒錯。」一位爸爸苦笑著說,這個備註雖然現實,但確實反映了他與女兒之間的金錢往來關係。
另一位媽媽則分享:「我兒子把我存成『偵探社社長』,因為我總是能發現他偷偷做的壞事。」這種帶點幽默又略帶抗議的備註方式,也讓不少家長會心一笑。
親子溝通專家李教授分析,這些備註其實反映了現代親子關係的轉變:「過去父母權威式的教育已經逐漸轉變為朋友式的相處。
從這些幽默的備註可以看出,孩子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父母的親密與吐槽,這其實是一種健康的情感表達。」
不過專家也提醒,雖然這些備註多半出于幽默,但父母也應該從中觀察親子關係的變化。如果發現孩子使用過于負面或帶有敵意的稱呼,可能就需要進一步關心背後的原因。
通訊軟體公司去年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台灣人在通訊錄中使用暱稱的比例高達七成,其中家庭成員間的創意備註更是常見。從「廚神老爸」到「零用錢來源」,從「皇太后」到「生命線」,各種稱呼都展現了家人間獨特的互動方式。
這股「備註熱潮」也反映出3C產品對現代家庭關係的影響。心理師陳小姐建議:「與其擔心孩子在手機裡怎麼稱呼你,不如直接開口問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備註,或許能開啟一場有趣的親子對話。」
看完這篇文章,不妨今晚就找個機會,問問你在孩子手機裡是什麼名稱吧!或許會得到一個讓你哭笑不得的答案,也能讓親子關係更加貼近。
您家也有這種有趣的親子互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經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