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比完賽后,全紅嬋一家都哭了!全紅嬋賽后痛哭,哥哥賽前哭,爸媽一直在哭
2024/08/07 檢舉

ADVERTISEMENT

8月6日,在巴黎奧運會的賽場上,17歲的全紅嬋在得知自己獲得金牌的一刻,瞬間淚崩,抱著教練陳若琳和隊友陳芋汐失聲痛哭。

這一刻,所有的目擊者無不動容,抽動的肩膀、瓢潑的淚雨和上氣不接下氣的抽泣聲仿佛訴說著這位年輕選手背后的艱辛與付出。

全紅嬋不是唯一一個在這天流淚的人,她的哥哥全進華、以及遠在祖國家中的父母也都淚流不止。全進華為了給妹妹加油,不遠萬里自費飛到巴黎,穿上紅色西裝在場館的出入口守候,只為在妹妹入場時給她一個驚喜。

當全紅嬋出現時,兄妹兩人隔空打招呼,簡短的一句「加油,妹妹!回到湛江,我殺雞給你做白切雞吃!」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支持。然而,目送著妹妹入場的全進華,早已淚流滿面。


ADVERTISEMENT


同時,在湛江家中的全紅嬋父母,自女兒進入比賽視野的那一刻起,淚水就再也止不住。全爸爸哽咽著說,女兒太不容易了,全媽媽在一旁不斷地點頭,淚流滿面。作為廣東湛江麻章區的一戶農民家庭,他們深知這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

全紅嬋的每一滴淚水,都是無數日夜努力的見證,是家庭無私付出的縮影。

全紅嬋一家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媒體紛紛報道了這感人至深的時刻。全紅嬋在賽后的失聲痛哭,仿佛將所有壓抑的情感和辛苦都傾瀉而出。


ADVERTISEMENT


這不僅是她個人的勝利,也是整個家庭的驕傲和希望。

賽場上的淚水與家中的淚水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面,全紅嬋的成功背后,是一家人無私的支持和付出。全進華為了妹妹不遠萬里赴賽場,父母在家默默祈禱,他們的淚水中飽含著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女兒的無限愛意。

這一刻,淚水不僅是全紅嬋情感的宣泄,更是全家人心血的見證。

網友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留言,為全紅嬋和她的家人加油打氣。有網友說:「全紅嬋的成功,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她的淚水是最真實的情感流露。」也有網友表示:「看到全家人一起哭,真的很感動,他們付出了太多。」

全紅嬋的故事不僅是體育競技中的一段佳話,更是家庭堅韌與愛的真實寫照。無論是賽前、賽中,還是賽后的每一個淚水瞬間,都深深地印在了所有人的心中。未來,這位年輕的奧運冠軍還將繼續前行,而她的背后,有一個永遠支持她的家。

ADVERTISEMENT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

選擇跳水是因為不想學習,全紅嬋「被騙了」:萬萬沒想到,不但要上學還要學英語
2024/08/06
全紅嬋媽媽爆女兒喜歡公仔原因,嬋寶在法國也被拆烏龜硬控,非酋附身未中隱藏款,網友:好運都留比賽了
2024/08/05
全紅嬋「撞臉」教練年輕時,32歲陳若琳仍未婚,把嬋寶當孩子養,初見以為她是男孩
2024/08/05
同樣是「奧運冠軍」,「17歲全紅嬋」對比「21歲谷愛凌」,截然相反的家庭背景,網友:全妹更不容易
2024/08/05
全紅嬋哥哥闢謠獎金「高達3000萬」!稱不會消費她,那她實際收入到底如何?
2024/08/04
全紅嬋「家庭近況」曝光!全家搬到果園住,母親感嘆:「害怕影響嬋寶」!
2024/08/02
全紅嬋「情商低」?全妹超社牛的,英國名將認證閨蜜,緊抱谷愛凌,還親了一口郭晶晶
2024/08/02
太震撼了!怪不得水花會消失,全紅嬋水下圖揭秘「水花消失術」,網友心疼:應該很痛,身體心理雙重壓力
2024/08/02
在背個「動物園」后,全紅嬋再次穿上丑魚拖鞋上場,和陳芋汐形成鮮明對比,網友高讚:兩屆奧冠仍是未成年
2024/08/02
嬋寶:不跳水,還會喜歡我嗎? 全紅嬋你不知道的幾件事:為殘障母親治病,破紀錄奪金牌
2024/08/02
「神仙打架」,全紅嬋贏了,衛冕奧運冠軍!滿分再現,「水花都被馴服了」!父母:她訓練比干農活累百倍!陳芋汐惜敗,獲得銀牌
2024/08/07
載入史冊!全紅嬋打破紀錄,超越伏明霞成為中國奧運最年輕三金王
2024/08/07
快訊 / 全紅嬋勇奪巴黎奧運「女子跳水單人10米台」冠軍!發揮穩定跳出「滿分動作」,領先4.9分擊敗陳芋汐
2024/08/06
難怪水花會消失,原來都被帶到水下了呀!全紅嬋水下視角見過沒?像極了美人魚
2024/08/06
全紅嬋、陳芋汐真實關系如何?決賽前全妹一句話回應,網友贊爆:格局真大
2024/08/06
慈師出高徒!偶遇全網友紅嬋和陳若琳,包里一個細節暴露對全紅嬋的寵愛
2024/08/06
全紅嬋421.05分,陳芋汐403.05分!中國2朵金花殺入10米跳台決賽
2024/08/06
跳水天才全紅嬋!半決賽狂甩閨蜜54.05分,有誰注意到陳若琳表情!
2024/08/06
全紅嬋受訪自嘲也年輕過,苦熬發育關,笑容背后是血淚,心態和身體都變了:沒那麼輕松
2024/08/06
罕見出現失誤!全紅嬋拿出207C絕技高居第一進決賽,三個不可思議詮釋硬實力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