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出女性一生中必讀的書籍,《簡·愛》一定會榜上有名。
《簡·愛》講述了一位自幼失去雙親、孤苦伶仃的女子,在充滿種種磨難的人生路上,靠著自己的堅韌不拔和正直品行,衝破重重阻礙,最終收穫幸福人生的故事。
170多年過去,《簡·愛》依然盛行不衰,她一直活在人們中間,被無數的讀者深愛著。
英國作家薩克雷稱這是「一位偉大天才的傑作」。
全書故事並不復雜,訴說的只是個人感情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但卻能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當讀懂了《簡·愛》,你就會明白,一個人幸福的根源,是擁有了四種人生智慧。
選擇讀書,是苦難中修得一份堅韌
簡愛從小父母雙亡,寄養在舅媽家,表哥約翰對簡愛百般刁難,動不動就讓她遍體鱗傷。
10年備受煎熬的寄居生活裡,舅母的苛待,僕人的偏見,表哥的蠻橫,表姐的蔑視,種種傷害,非但沒有讓簡愛屈服,反而讓她日益堅韌。
簡愛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爬上窗臺,躲在紅色窗簾後面安靜地看書。
也只有讀書,能使她暫時忘記周遭的痛苦。
讀書,也是一個讓自己成長的方式。
而生命一旦開始成長,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因為讀書而獲得內在的力量,讓簡愛始終遵從自己的內心,絲毫沒有喪失過生活的勇氣。
10歲那年,簡愛因和表哥發生衝突,被舅媽鎖進「恐怖」的紅房子。
在簡愛頑強地反抗後,舅媽又將叛逆的她送到了羅伍德寄宿學校。
學校裡教規嚴厲,生活環境艱苦,挨餓受凍是常態。
最糟糕的是斑疹傷寒瘋狂肆虐,奪去了很多孩子的性命。
簡愛在羅伍德八年時間裡,受到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痛苦。
然而,這個煉獄一般的生存環境並未將她嚇倒,反而使她更加頑強地一路成長。
她埋頭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習法語、鋼琴、繪畫,不斷地超越自我,以優異的成績留校成為一名教師,在成長中逐漸學會了獨立生存的能力。
她經歷過自我修煉的獨處時光,在精神領域不斷探索,從而完成自我心靈的成長之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